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91节 (第2/6页)
之前新坝战役所激励起的士气又被打回原形。 于是乎,之前专门研究过明军架构的图海提议,李定国、刘文秀的光复左军太难对付,从桂北到云南、军山湖、浙江,让清军吃了无数亏,是明军当中的精干。 不如先尽量以拖延防守为主,而把精力转移到西边淮北方面,所谓柿子捡软的捏,图海认为,光复后军建军不过三年,且根底最弱,在明军诸部当中,实战经验最少,新兵最多。 不如先从后军方面入手,集中优势,打几个胜仗,最好能吃下万把人,既能振奋朝野士气,还能挫败明军企图从东西两侧合围徐州的意图,大大缓解目前清军的紧张局势。 岳乐也表示了赞同,最后瓦克达拿定主意,让勒克德浑转移到黄河东岸,带着绿营军和正红旗,加上一镇新军,尽量和李定国周旋,无需寸土必争,尽量拖延迟缓即可。 必要时,可以放弃邳州以南的沭阳和宿迁等地。 而另一边,将东路五镇新军中的四镇,都加强到黄河西岸,还配属了两个新建镶白旗甲喇,目的就是在淮北地区,策划给张名振、张煌言致命一击。 就算不能大破明军,也至少要重伤其部。 具体指挥,交由二十多岁的新晋饶余敏郡王岳乐负责。 不得不说,整个东线战场上,双方将帅,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年轻。 无论是清军方面的瓦克达、图海、岳乐等人,还是明军方面的李定国、张名振、张煌言等人。 年纪最大的也就四十出头,年纪轻的都是二三十岁。 岳乐相当大胆,提出直接放弃凤阳以北的百余里防线,将兵力收缩至宿州和徐州南部。 宿州是徐州门户,明军必然集中力量猛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