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41节 (第4/7页)
这个院落,唯一一件事情,就是批改试卷。 经义的卷子前天就开始了,光复江南后,礼部还是征辟了好一批天启、崇祯时前科进士出身的官员,这些人年纪都颇大了,但经义水平都相当不错,足以判卷。 每个同考官一天阅读工作量不下七八万字,而且都是文言文,每篇都会写十几到几十字不等的批文,同一篇文章,要有两名同考官批阅过,如果两人批语相左,那就得请示主考、副考。 好在八股文这东西,文法结构都限定死了,对于资深科场老将而言,好不好其实一眼就能看出来。 至于策论,这玩意就比较主观了,每个人的观感未必相同。 但事前也考虑到了这个状况,关键在于考生有没有找到重点。 比如第一题讲教化,光空谈道理的为下乘,能提出具体措施的优良。 第二题讲外交政策,能从国家实力、利益角度出发的优良,其余跑偏到宗法道德问题的下乘。 而明算科的卷子批起来更简单,照着标准答案,圈圈点点,几分钟搞定一张,反正答案就一个,看看答案对不对,给一半,过程有几步给一半。 ------------------------------------- “噼里啪啦,放榜啦!” “恭喜赵老爷荣登金榜!” 六月初四 毛奇龄还在客栈里呼呼大睡,结果窗外就传来真正嘈杂。 他才想起今天是金榜放榜之时,连忙翻身,胡乱穿起衣裳,登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