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6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66节 (第2/6页)

不见奇。

    黄宗羲认为,天子如此重视教育,是在为未来子孙后代考虑,积累皇室声誉。

    但作为跟随朱由榔也有好六七年了,较为了解这位皇帝作风的顾炎武却提出了一个十分新颖的观点。

    他说,与其说天子是在为子孙后代考虑,不如说是在为自己的事业考虑。

    他正色对黄宗羲道

    “南雷先生,你看过那些学生的教材了吗?看过他们的课程了吗?”

    “那你觉得,这些学子学成之后,有几个,会变成食古不化的道德先生呢?”

    “自古历朝变法,多有因人而废,所为者何?无非是后继无人!”

    “陛下,这是在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把自己的志向,以此等方式,传与后人。”

    黄宗羲又何尝是蠢人,略作思考后,竟是颇为哑然。

    就刚刚讨论中,顾炎武所提及的,现在仅浙江一地,小学堂就超过三百所,中学堂也在迅速建立过程中。

    每年能输出数千乃至近万读书人。

    这些人里,有的会成为日后的朝廷官吏,有的会变成社会各行业的精英,有的甚至会像他黄宗羲一样,成为新一代学问大家。

    而在某位“任性天子”不懈努力的灌输下,这些未来大明的栋梁,又会是怎样的思想与风气?

    朱由榔办学,只让内帑出资,就连教材的编写刊印,也是由皇家署理的启民书社进行,不让朝廷官员插手。

    真的只是为了皇室声誉而已?

    想到这里,黄宗羲不仅抚须摇头苦笑,说了句传出去恐怕十分大逆不道的话。

    “陛下这哪里是在培养读书人,陛下这是在给自己培养几十上百万的‘太子’啊!”

    如果朱由榔本人若是再旁听见,恐怕会嗤之以鼻,什么叫太子?这叫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