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3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34节 (第4/9页)

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本来,虽然方以智写了那篇文章,表示允许“百家争鸣”,但基本没人当回事,毕竟嘉靖皇帝还说自己穷呢,你信吗?报刊上的百家争鸣板块基本还是翰林院的独角戏。

    但随着这次突然交锋,大家才发现,这还真是个能“吵架”的地儿啊!而且再结合这报纸的“天家背景”,天子也看,自己若是写一篇雄文出来,万一就入了陛下法眼,不是马上就能飞黄腾达?

    就算那些无意仕途的学问大家,何尝又不希望自己的学说能得到皇家和朝廷认可呢?

    百家争鸣板块迅速变成双方论战的战场,每一期基本都是正反双方各两篇,反方自然是吴伟业挑头,带着一帮仅存的东林、复社骨干,侯方域都参与进来。

    正方这边,便以朝廷官员居多了,张同敞、王夫之、方以智轮番上阵。

    但这毕竟有借着官大欺人的嫌疑,直到一位在野的大佬终于出山,便是是张岱,其人虽然当年猛喷阉党,但对东林同样是厌恶,故而仕途无望,但人家也不想当官,隐居浙东,后来南京光复,便起了回去看看的想法。

    结果半路听闻论战的消息,顿时大怒。

    从甲申国难到江南沦陷,国破家亡,可以说是让明末知识分子思想转折的巨大催化剂,张岱便是其中代表。

    江南沦陷之前,张岱是典型的“纨绔子弟,风雅文人”,大致上和侯方域差不多,但随着目睹种种悲剧,迅速让他的思想发生根本变化,到了晚年时,开始反思批判宋明理学和八股文,并在批判宋明理学的过程中,产生了辩证法的启蒙,在批判八股的过程中,成为一代散文大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