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30节 (第7/7页)
有一个人敢退缩回头。 再加上他们知道回头逃跑也没用,跑哪?背后就是黄河!游过去吗? 只是拖下伤员,后面又是兵员整齐步伐,补上缺口,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依旧严整待敌。 从千里镜里看到这一幕的图海不禁感叹 “李定国果真天下名将,左军果然关内强军!” 其实清军以前不是没有遇见过背水列阵的明军,甚至说,过去,八旗最喜欢把对方赶到河边,让其无路可逃,随后纵马厮杀,看着对方狼奔豕突,绝望的溃卒竟然跳河求生,最后被岸边的八旗兵射杀于河上。 毕竟,不是什么军队,都能“背水一战”的。 明军火炮的反击,很快就到来了,被穿插在车阵后面的炮兵,在阵中大旗的统一指挥下,装填射击。 相较于清军那口径不一的野炮,明军的家伙事,cao作起来就方便多了。 由于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手工车床的广泛使用,虽然制造出来的东西,工差也不小,但相较于这个时代的普遍状况,还是强多了。 全军现有八十五门火炮,只有两种口径,四斤、六斤。 故而,射击的命令下达后,炮长只需要按照统一的装药标准,装填药包,就可以达到效果,无需额外估算。 而且相较于尚可喜等人,明军的炮兵培养要系统得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早在光烈元年,教导师就成立了炮学营,教授基础数算几何知识,培养基层炮兵军官。 兵学苑建立后,炮兵科更是重中之重,祭酒李明忠还专门从工部讨来了四十门各式火炮,作为教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