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9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99节 (第1/7页)

    -------------------------------------

    王愬把大营设在了香山东侧的卧佛寺,这里自唐时就开始营建,有不少现成营房。

    他知道,自己的行动不能停下来,时间一久,清廷就会发现自己的虚实,并且从他处调兵,前来围剿,导致自己难以脱身。

    至于从何处调兵,倒也不难猜,北京周围四百里内,估计也就是察哈尔八旗了。

    之前为了绕过察哈尔部,王愬花费了不少心思,尽量避开草原上的部落集散地,遇到小部落,就直接吃干抹净,不留活口,并伪装成马匪、散寇迹象,虽说有些残忍,但慈不掌兵,千里奔袭在外,亦别无他法。

    可张家口、保安州等地的陷落,归根到底瞒不住人,张家口和关外联系紧密,察哈尔那边不可能一点风声都听不到,只待北京这边文书一到,估计就会立马出兵南下入关勤王。

    所以,王愬不会,也不能在北京周边停留太久。

    他最终的打算,是往南,前往太行山东麓的保定、真定等地。

    之所以挑这里,自然也是有缘故的。

    一方面,太行山,尤其是太行山东麓,着实适合打游击,不仅是后世抗战时期,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的活跃范围。

    在历史上,当年金兵南下,宋室南渡,于太行山地区,也有大量抗金义军活动,一度活跃了数十年,其中最着名的,是王彦的八字军(因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而得名),以及后来策应岳飞北伐的忠义社。

    若非完颜构等人一意偏安,事实上宋廷在河北山东等地并不缺乏北伐的群众基础,甚至情况要比此时的明廷要好得多。

    十方普觉寺,又名卧佛寺,自唐代始建,元代扩建,至明代,依然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