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26节 (第3/8页)
,过不了多久,新朝廷就得开科取士,选用官吏了。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这个关键节点,朱由榔并未像以前的皇帝那样,动荡之后,广开“恩科”,迅速从士绅统治阶级后备军们汲取新生力量,填补空缺。 而是果断开起了历史倒车,学明初的朱元璋,搞起了征辟制。 朱由榔也没明说不搞科举,但至少眼下恩科是没戏了,这顿时让原本期待无限的士绅们陷入迷惘恐慌。 但朱由榔做得很巧妙,他虽然未开恩科,但在征辟过程中,却也没有绕过江南士绅,相反,如陈子龙等一批参与过抗清事业的,东林复社的中坚人物被应召入朝,一下子就把原本利益一致的士人们分裂开来,就算要喷,首先也是喷陈子龙、姜曰广之流如何“谄媚献上”,其实就是吃不到葡萄酸而已。 另一方面,让士人们更为矛盾的是,朱由榔却也没有展现出像朱元璋那种想打压文官的想法,恰恰相反,朱由榔在新年来临之际,做了一个震动整个大明朝堂和士林的制度改革。 有明一朝,内阁属于皇帝的“秘书机构”,其任免是相当随意的,而且所谓内阁职务,并非一个官员的主要职务,往往阁臣都是尚书、侍郎兼任。 但等局势稳定,堵胤锡、姜曰广两个新进阁臣回到京师后,朱由榔下旨,从此后,内阁辅臣不得兼任六部官职,六部尚书可以列席内阁会议,发表意见,但最终决策权由内阁决定。并且阁臣任免,必须由皇帝明发大诏,于大朝会之上郑重其事的进行,其中首辅的任免,还需告于太庙,所谓“宣麻拜相”。 要知道,朱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