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13节 (第5/7页)
伯,还有一个恭顺侯吴允诚,都是蒙古人出身。 尤其是吴允诚,在永乐朝,一度担任正一品都督,总督京营军政,多次扈从朱棣北征,荣宠一时,虽然距离汉朝的金日磾还是有点差距,但也相差不大了。 杜尔德接过圣旨,感激涕零,顿首再三。 有了领头的榜样,其余军佐士卒纷纷效仿,大多按照原本姓氏中,取一个汉姓里有的字,用作自己的姓氏。 其中,也有少许爱新觉罗部落旁支出身,的改姓为艾、罗居多。 事到如今,若非还能说满蒙语言,否则光从外表上,还真难分辨这些归正营骑兵是不是汉人。 当然,有了正式工作固然好,不过劝降的工作自然也不能落下,但凡有明军围困孤城,都会让归正营派出少许人手,参与劝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樊城这次也同样如此。 果不其然,效果立竿见影,劝降后当夜,城中就发生sao动,守城的满清将领务达海连忙派亲信弹压,砍了十几颗头颅。 但也只是表面上压了下去而已,其实务达海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原本就是硕塞的亲信,现在硕塞都已经身死,眼看援兵是没有了,纵观百里之内,只有隔江的襄阳,尚还在明军重重围困之中,竟是上天无门,入地无路。 第二日开始,明军不顾疲惫,连番发动猛攻,但清军士卒抵抗意志明显大不如前,节节颓败,还是务达海亲自领人压阵,才勉强稳住形势。 攻城两日后,正值午夜,东城内突发火起,清军营内动乱,忽发营啸,士卒奔逃散乱,有晓事的绿营士卒争夺城门,与守城八旗兵混战。 高一功连夜检点六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