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38节 (第5/8页)
北伐的准备,只是佯攻罢了,但这当然不会给这些将佐说明。 门外数百甲士锁住大门,局势一目了然。 “末将愿为前驱!” 众将纷纷下拜。 “好!本将已受天子钦封晋国公,光复右军都督,自即日起,割辫起义!” “锃锃” 刀光闪过,十数条金钱鼠尾一刀两断。 众人分别退下,统领城内外各部兵马。 当然,也有想通风报信的,但在锦衣卫的协助下,不难发现。 比如云川卫副将杨振成就想和清军联系递信,求得富贵,还想趁机兵变擒杀姜镶,被提前发现。 当场枭首,悬之东门。 姜镶的战略很简单,宣府太远,没必要分散兵力,直接放弃,由自己弟弟姜瑄坐镇镇虏卫、阳和卫,把守大门,延迟清军攻势,大同严防死守,消耗时间,而后各地军将云集响应,在山西各地掀起抗清风潮,令清军分身乏术,若能合力击破清军自然好,若不能便从偏头关延长城内侧转入榆林。 姜镶兄长姜让也已经收到书信,届时榆林同时起兵,为义军后路。 明廷非常慷慨的封姜镶为右军都督,姜让为右军同知,姜瑄为佥事,一家三兄弟总领一军,可谓显赫了,至于什么尾大不掉之类的,不是现在要考虑的问题,先把对方套牢,反了清再说。 哪怕姜镶占据西北后拥兵自重,那也比不反的强。 第24章 山西惊变(下) 阿济格、满达海大军刚刚行到宣府镇外,就听闻到姜镶起事的消息。 二人也不多言,直接开始围攻宣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