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63节 (第3/7页)
的影响力,以关内为核心,向外辐射,建立起类似于过去周天子那种“天下共主”的合法神圣体系。 比如唐太宗的“天可汗”,不仅仅只是一个称号而已,更是一种类似于后世北约、华约一类,以本国为核心,建立的政治军事同盟。 大明朝也是有这样的说法的,尤其是太祖、成祖两朝,征蒙古、下安南,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所列十五个15个海外国家,作为“不征之国”,看似是庇护,其实言外之意就是一种势力归属的宣告。 永乐时期,这一影响力达到顶峰,无论南面的东南亚、日、朝诸国,还是北面的蒙古、西域、奴儿干,都被纳入这一体系中。 但从某叫门天子以后,成祖在北方所建立的威慑,已经荡然无存,蒙古诸部虽然还保持部分朝贡关系,但已然相当薄弱。 而皇太极当初做得最为明智的决策,便是先把关内放在一边,而转头攻略蒙古,将原本和明廷关系还比较亲善的林丹汗击败,自己夺取了蒙古诸部共主的地位。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相当于美帝把整个东南亚纳入北约,直接威胁你的外围战略空间。 眼下北伐战争刚刚结束,国内消耗太大,短时间内不可能重开较大的战事。 但这并不意味着明廷眼下就什么也不做了。 虽然没必要打仗,但携着刚刚覆灭清廷的得胜之威,若是什么都不做,未免太过浪费。 此时,随着清廷的覆灭整个关外重新进入了无主混乱之中,朱由榔正应该趁机建立起属于大明的关外秩序。 “之前喀喇沁的昆克勿,不是一直说要来面圣吗?也别去北京了,直接来这儿,朕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