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43节 (第2/7页)
长城,也被称为“内长城”。 即所谓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这些名声显赫的长城关隘,均居于内长城,大概在今天的河北与山西分界线周边,在迁都北京以后,起到拱卫京畿的作用。 而这对于活跃于太行山脉周边的抗清势力,就显得有一点麻烦。 清军可以凭借关内长城隔断北直和山西之间明军的联系。 王愬自当初遁入北直,又一把火烧了天津的神器局衙门后,便转入太行山地区,联系周边抗清势力,在锦衣卫的帮助下,于北直腹地打起了游击。 随着各个战场的进程发展,北直作为满清腹地,兵力却已经基本被抽调一空,当王愬带着几百号精锐在真定府横冲直撞时,多尔衮甚至在关内找不到人马前去平乱,不得不求助于关外的察哈尔诸部和科尔沁。 直隶在北方诸省中,算是在明末乱世里破坏得稍小一些的地盘了,起码要比河南、陕西的情况要好得多。 从结果上来看,就是对于清廷而言,近在咫尺的地盘,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统治。 在历代乱世中,当朝廷政权陷入崩溃,地方便会逐渐转入自治状态,这种自治倒不是说非得以割据为目的,大多数往往只是地方豪强、宗族为图生存安定,抱团取暖而已。 于是乎,原本为朝廷所警惕,只是摆在台面下的各种准武装力量,便会登上舞台。 反映到太行山沿侧,大量的地主武装、流民武装,存在于官府统治的缝隙间,太行山正如同过去几千年那样,为他们提供落脚之地。 故而,王愬一行刚到真定府之时,手中不过数百骑兵而已,倒是马匹有多的,往往是一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