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4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43节 (第2/7页)

抗,

    而更为广阔的陕北地区则陷入空虚当中,对于“打通川陕,断虏一臂”的战略,明军当中诸多将帅都鼎力支持,很大部分原因就是,作为顺、西等众多农民军的首义之地,陕西可谓是军中一半以上将佐的故乡。

    原本在偏头关的万练所部,也急速向东运动,接应即将后退的明军。

    -------------------------------------

    天色刚明,尚在拂晓之时,整个大同城的明军将士已经准备好了。

    经过二十多天的鏖战,清军伤亡不小,士气渐落,将卒疲敝。

    明军分为两部,一部分聚集在南门瓮城中,另一部分集中在西门内的钟楼周围。

    随着数声炮响,南门首先动作,千余骑兵主动出城袭击清军营寨,但很快就被清军防备力量发现,组织反击。

    骑兵一击未得手,也不继续消耗,而是迅速回城。

    被惊动的清军反攻南门,但凭借着层层瓮城和城门,难以快速突破。

    而且侧后白登山数十里外的姜瑄所部骑兵,也无法忽略,大部分骑兵都在那边和姜瑄周旋呢。

    姜镶立刻把剩下三千骑兵全部拿了出来,集结在西门瓮城之内,只待南城外清军开始攻城,这边就立刻发动,开门奔袭而出。

    通过各方牵制,明军在西门外形成了骑兵数量对清军的压制,清军在北线战场一共也就一万多八旗士卒,其中骑兵约占六千余,为了应对万练、姜瑄、刘迁等人的逼近,不得不分出大量人马打援,这下子居然在骑兵数量上,输给了姜镶所部。

    不仅如此,锦衣卫还特意联系了正在长城外侧反清的蒙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