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3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37节 (第5/7页)

在硝烟环境和山地情况下,对付清军甲士。

    而且明军的纪律性,不应当只体现为平原战阵之时,成千上万人的大军阵,这种五人、十人的小队,也是另一个层面上的纪律体现。

    岳镇邦家传武艺,自曾祖由河南汤阴迁到临洮为军以后,祖父、父亲三代均是九边将佐,勇悍无匹,又是年轻骁勇,一手长刀,出神入化,竟是以一人挡住三四员清兵,格杀两人当场。

    其中一员索伦兵佐领见状扑过来,与其相战搏斗。

    岳镇邦只是干脆丢掉藤牌,从格杀的清兵尸体旁抽起一柄短矛,不过数合间,挑刺横击,让对方招架不住。

    随后在身旁战友的帮助掩护下,突刺数步,把这员佐领刺了个对穿。

    明军近千甲士,纷纷涌上山头,以小队为单位,和更加散乱的清军甲士搏杀在一起。

    明军以五人为队,各自聚拢,刀牌掩护,密不透风,让以单兵为主的清军索伦甲士找不到机会。

    一旦有一二落单的,便涌上去配合绞杀。

    这近千人马均是岳镇邦这两三年一手带出来的,岳镇邦在平时训练当中,额外重视小队配合,以往明军编制,最低也就是二十人的队,很少会以五人、十人作为独立单位进行作战。

    两军混战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复杂激烈,而索伦兵在这种情况下,更加无法维持组织度,不仅全军陷入散落,丧失指挥的情况,就连几个佐领都失去了号召力。

    岳乐见状,直到这样下去,索伦兵败退只是时间问题,连忙勒令身侧仅剩的生力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