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71节 (第7/7页)
待兴景象,与眼前看到的青春面容,于初夏间草木长生,竟有些让人慨叹。 年过而立的朱由榔,第一次觉得自己有点老了 原本打算随便勉励几句的念头竟是强自压下,忽然开口笑道 “《春秋》有言,‘子产不毁乡校’,今日在列,都是我大明的青年俊杰,未来栋梁,朕知道,你们心中都有千般万般的疑惑,思虑,既然朕在这里,不妨便问出来。” “咱们君臣间,就在此来个‘乡人议政’吧!” 第15章 百废待兴 朱由榔这话并非凭空而出 所谓“子产不毁乡校”,乃是《春秋》当中,一个儒家经典的典故。 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名相,孔子同时代的先贤,孔子曾向其讨教过礼,亦是春秋时期,为数不多能得到孔子赞赏和推崇的政治家。 当时郑国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即在农闲时期,聚集于当地的学校之中,议论本地执政诸侯大夫的施政好坏。 时任郑国大夫的然明,对此非常敏感,便向对子产说:“把乡校废除了,怎么样?” 但子产却拒绝了,反而认为这种传统是值得表扬和坚持的。 并且留下了一番镌刻青史的名言 “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这种开明的政治态度,为包括孔、孟在内的一众儒家圣贤所推崇。 而“乡校议政”,在后世,也被认为是我国春秋时期,古典民主主义政治的体现之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