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21节 (第2/8页)
孤悬岭南的两广官僚机构做根底,靠朱由榔个人东拉西扯,以抗清的“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号,生拼硬凑捏合出来的。 于是,这个横空出世的政权组成上,有两广官僚、有闽粤海商、有农民军将士,甚至有西南土司,但唯独就没有江南士绅。 它从血缘上,就缺乏江南士绅们的介入。 于是乎,文人士大夫们尴尬的发现,自己的确等来了梦寐以求的大明中兴,但问题是,这个中兴后的大明,好像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当然,作为主导了整个明中后期政治生态的庞大利益集团,江南士绅当中也不乏明眼人,如姜曰广、陈子龙等人,就是发现了这个问题,提早和南边朝廷沟通,在这列火车到站之前,赶上了末班,给自己混到一个难得的政治地位。 可剩下的呢? 陈子龙等人,看似在迂腐地争一个“礼仪问题”,实质上,其背后的意图是在试探朱由榔的态度。 大明要中兴了,那么这个中兴后的大明,和之前那个大明还是一回事吗? 之前的政治生态在这个全新的光烈朝还管用吗? 这些道德君子、东林复社的徒子徒孙们,世代名门的大儒们,他们的位置在哪里? 这才是真正的矛盾所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就像当年的“大礼议”一样,宗庙里要不要多个牌位是小事,谁在朝堂上说了算才是大事。 朱由榔的回答也很明确,“朕以干戈定社稷”,也就是说,我的合法性权威,并非是拿下南京后才确立的,而是早在桂北、军山湖,用空前胜利明确的,那个时候,你们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