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46节 (第1/7页)
首先就是来自上面的支持,内阁和宫里双重命令,在京众多衙门,无论你级别多高,都不得干预应天府的行政权力。这是针对以前许多打着南京六部等等各个部门招牌,逃税漏税,或是自行设卡搞摊派的乱象。 一经查处,无论你是哪个部门的,洗干净脖子等着去菜市口就是。 而后就贴出告示,并登报,让南京所有商户在本县县衙登记信息。 信息主要包括几条,首先是产权所有人、负责人,雇佣了多少工人,而后是店铺厂房数量、位置,是租的还是买的?如果是租的,房产所有人是谁?经营的品类有哪些? 登记完成后,由县衙发放一块用木板雕刻,并盖有应天府衙印章的牌照。 根据商家的产业规模,区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级,每月按照级别分层纳税。 除此之外,不得征收任何形式的摊派,如有隐情,可向应天府外击鼓报官。 其中,戊一级,也就是没有固定店铺,或是租赁店面很小的小商贩,是不用纳税的,这大大刺激了南京城里“个体经济”的发展。 两名商人在酒桌上对着应天府的新政策议论起来 “这条例其实也不错,要是在长沙、广州也有就好了,以往摊派也没个数目,如今虽说也不少,但起码有个规范。” “不瞒老兄啊,我也想在城里置办铺子了,最近不是说出口关税要提了吗?你也知道,我就是做铁器买卖的,这关税提额,首当其冲就是铁器出口。” 为了执行朱由榔关于开拓国内市场的路线,洋务院重新调整了各市舶司关税定额,部分出口商品,比如铁器、粮食、棉布等,出口关税普遍提高一半以上。 随着度田和授田工作的进行,整个江南至少多出上千万的自耕农,这些刚刚从地主手下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