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85节 (第5/6页)
,其实兵源十分复杂,作风恶劣,忠诚度和组织度都难以保证。而这些新补充的兵源,都是沿海省份出身清白的农渔子弟,更加服从指挥。 其次,自光烈八年,全军号召“文教普及”,要求入伍兵员,必须要在军事和体能训练之余,展开文化教育,基层士卒,入伍两年内,至少掌五百个常用字,以及基本算数知识,熟悉典章条例。 这事实上是在皇家学堂之外,另一个方向的普及教育,毕竟以明军五十万人的规模,每年大概有十几万人退役安置,就意味着有十多万接受过纪律训练的文化人口流入地方。 海军是文教强军政策最重视的单位 至光烈十一年,全军三万七千余人,基层士卒全部接受过扫盲教育,队正、炮长及以上级别军官、佐官,至少接受过小学堂,及兵学苑,或同等教育水准。 朱由榔从光烈四年开始坚持的皇家学堂,经过七年,终于结出了第一批果实。 许多当时第一批入学的少年,现在已经成为军队、朝廷、企业基层的青年骨干力量。 “别紧张,还早着呢!” 明军雁形阵左列舰队顶在最前面的旗舰漳州号丙级战舰上,炮长林叔大安慰着手下几个年轻崽子。 他是原郑氏船队的老炮手,已经服役十几年了,作为骨干才留在军中,确保这些第一次上阵的新兵不至于出乱子。 船上的年轻军士都十分紧张,就这样缓慢地等待着两军战船相接的时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