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6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60节 (第7/7页)

撑死到主角老了的那会儿,能有蒸汽机就不错了。

    工业化,不是一两个发明,几个有意思的点子就能支撑起来的。

    近代化的金融体系、行政构架、市场规律,文化、意识形态的进步,符合先进生产力的法律与政治体系,这些才是一个工业国的关键所在。

    现在的大明,不过就是个勉强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封建国家,连最基本的土地改革都没有完成(不仅是中国,世界上大多数成功工业化的国家,都经过程度不一的土地改革,只是其中以中国最为彻底。)

    当然,这一切上层建筑变动的根本,还是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

    拿着再先进工具的地主、奴隶主,那也只是旧时代的残党。

    如何限制地主阶级,扶持新兴的资产阶级,改造小农阶级。

    当然,大概不会用太长篇幅,毕竟在我的计划中,整本书应该不会超过一百四十万字。

    至于最后,大明,或者说“后明”、“新明”的结局,我个人一向认为“列国变法无有不牺牲者”,和平的完成变革,对于一个民族而言,从来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在一个本就具有反抗精神的民族而言。

    毕竟“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世界上哪有这么多顺理成章的改革?

    要是温情脉脉,那就不叫阶级矛盾了

    -------------------------------------

    后明的结局,自然也是在这种矛盾总爆发中,为民族换取新生,如资产阶级革命之于英国,南北战争之于美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于中华,为全民族走向近现代,走向工业化,扫清最后一块封建瓦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