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9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90节 (第4/6页)

,崩裂出许多断裂的砖石。

    城外三个炮兵阵地上,刚刚发射完的火炮,还在升腾着硝烟。

    令人惊讶的是,不同于以往对清军单方面的火力输出,这炮兵阵地上,居然还有几门在对射中,被对方摧毁的野战炮残骸。

    城墙前,还有不少攻城时所留下的血迹和残肢。

    再往后,是绵延数里的明军营寨,上面“光复后军”,和两面“张”字大旗迎风飘扬。

    宿州既然是战略重镇,其城防设施,自然不像平常府县那般随意。

    经过从唐代到明朝的建设和发展,宿州城不仅有完善的护城河,以及数丈高的包砖城墙,城墙前,还有一道洪武年间修建,丈余深,长八里的壕沟。

    而且宿州虽然坚固,但城规模不大,四五千人马就能完备防守,而此时正在城中的,乃是满清新军精锐,赵良栋所部。

    明军大帐中,都督张名振,长史张煌言心中都颇为不爽。

    明军攻城已有六日,但效果相当有限。

    这支守城清军人数不少,而且比起一般绿营甚至八旗,要难对付得多。

    对方在火器配备上,十分完备,甚至于和明军相差不大。

    故而,当张名振调集了两个师的所属炮兵,合计七十门火炮,对城墙进行轰击时,对方居然还能拉出三十余门进行回击。

    虽说在火力上,明军依然具有优势,但攻城方本来就居于劣势,对方居高临下,视野开阔,集火射击更为方便,而宿州城周围数里内并无高坡作为制高点。

    只能和对方火炮对射。

    且这些清军火炮的威力与射程完全不弱于明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