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7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70节 (第6/7页)



    铸币厂连夜加足马力,组织了超过近千工人,日均铸币二十万。

    一千多万的存银,都被铸造成标准的一千三百多万枚银币,当有新的资金存入之后,也会铸造成标准银币,等储户取出时,都是以银币计算了。

    同时,从光烈四年开始,全大明的官员、军士、教师薪资,都使用银元计价发放,而商税、关税的征收,也优先使用银元,新铸货币迅速风靡了全国。

    得益于在此之前,西班牙银元已经大量流入了内地,老百姓对这种银元并不生疏,所以很快就适应了这种新币种。

    由于货币背面印有龙纹,民间一般称之为龙元或是龙银。

    刚开始,在南京和广州,还先后出现了两次挤兑现象,毕竟这个年头的老百姓和民间商人,对于官府的公信力,还是比较质疑的。

    但随着时间推移,大家也逐渐习惯了银行的存在。

    直到光烈四年末,整个皇家银行,已经吸纳了超过两千万元的储金,再加上一千万准备金,总计超过三千万元资产。

    其中最大的客户还是几家国有公司以及海贸商会,其次才是内地的商贾、士绅。

    而让朱由榔没想到的是,经过大半年的流通后,原本财部还没有制定纸币发行计划,但市面上却已经有“纸币”在流通了。

    这个“纸币”,指的是皇家银行的存储凭证。

    按照规定,在银行存入定量资金后,会发予一张纸质凭证,这玩意有一个此时的钱庄没有的重要功能——异地提款。

    由于过去的钱庄规模太小,往往只能集中在一两个相邻城市中,所以很难发展出异地存储的业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