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2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20节 (第5/8页)

讳”的需要,他还一直没有进入过奉天门内的核心区域,如今却是无所谓了。

    “各队分散,乾清宫、谨身殿,奉先殿、春和殿都要有人,尽快点火!”

    亲信军官怒目横立,指令着下边士卒,在皇宫之内准备放火,而洪承畴本人,则举着火把,行走在奉天殿宏伟的开间之内,心中五味杂陈。

    他自幼家境贫寒,少时辍学,只靠和母亲街头叫卖豆干为生,受族中长辈看顾,才得以读书。

    而后发奋十数年,二十四岁中进士,青年才俊,从朝廷到地方,辗转多省,政绩卓越。

    崇祯元年开始,协助攻剿民变,屡立殊勋,在一众兵败连连地方督抚将帅当中格外耀眼,一度把李自成打到只剩下十八骑逃入商洛山。

    崇祯十一年,关外形势急转直下,他又受任于败军之际,出关督抚蓟辽。

    从事实上来看,洪承畴绝对不该为松锦战败负主要责任,完全是兵部尚书陈新甲瞎指挥的结果,甚至即使如此情况下,洪承畴的指挥布置也算可圈可点。

    故而,在他看来,自己没什么对不起明廷的,他从青年时代开始,兢兢业业数十年,干过督学、刑部、参政、督抚等等,对明朝的贡献也不小,扪心自问,也是老朱家对不起他洪承畴。

    所以降清之后,洪承畴毫无压力的完成了身份上的转变,重新融入到新的角色中,他依然还是那个督抚一方的封疆大吏,可以说在降清文官地位当中,洪承畴绝对是no1,就连范文程之流都没法比。

    可这种心安理得却是有限的,他是一个接受过完整儒家教育的传统士人,当清军入关,剃发易服之时,这种从幼时便植入的深刻文化烙印告诉他,自己所做的一切,必然遗臭万年。

    但即使如此,他也能说服自己,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