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92节 (第4/6页)
学生而言,他们身上承担联系两国政治关联的使命,远比学到啥重要。 不过人家朝鲜士子只觉得是羞辱,此时的朝鲜儒学氛围很浓厚,出过不少大家,也是有科举的,自然风气和内陆也就大同小异。 一共十一人,参加应试,居然全部考中 不过想想也对,这些人都是朝鲜全国的青年精英所在,又岂会是庸才呢? 翻修之后的国子监原址,与过去大不相同 确切地说,这些新建筑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成果 包括建筑工程、设计和材料上的 教学楼是左右各两排,共八栋双层砖混结构的楼房 格物院材料所之前就已经启动过有关混凝土技术的攻关,虽然距离后世那种胶凝复合式混凝土,还差得远,但一些基础的技术雏形,其实本来就有了。 比如利用石灰、黏土和砂石混合的三合土,就是南京城墙的主要材料,事实证明,的确很管用。 材料所的研究,也是基于这些原有基础之上的。 改良后的三合土,性能较以往提升不少,第一个应用的地方,却不是城墙,而是金陵大学的教学楼。 整体建筑,一方面增加了空间利用率,一栋楼大约能有十六间教室,相较于以往的院落式建筑,更为紧凑。 不过也保留了传统建筑的风格,比如顶瓦和飞檐斗拱。 就朱由榔的视角来看,嗯,有点像建国早期的火车站 当然,朱由榔最重视的,还是实验楼 包括格物系、工程系、医学系、农学系、地理系的多个室内、室外实验室 去年才被光学所弄出来的天文望远镜和简易显微镜,都投入了使用,让朱由榔颇为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