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92节 (第2/6页)
于举人功名。 光烈朝的官员录取模式和以前不同 主要分为两条 首先自然是殿试进士入仕 除此之外,便是观政员考试 相当于后世国考,有秀才以上功名,或是小学以上学历毕业可以参考。 当然,根据最新政策信息,从光烈十二年开始,将正式取消童生、秀才考试和相关功名发放。 而取代以小学、中学学历 从光烈四年教育改革,到如今七年过去,新的教育体制,终于可以在不影响公平性的前提下,逐渐替代传统的科举系统了。 约四千五百余人参考,最终录取八百五十人。 录取率已经相当高了 后来,这一年没有选择参加考试的士子都捶胸顿足,后悔万分,因为此后,再也没有这么宽松的录取率,参考人数一路飙升,便是后话了…… 金陵大学内,暂时设立哲学、经史、格物、数学、政治、农学、工程、岐黄、地理、财计十个系。 前九个系是朱由榔之前就有定下的,倒是财计,是张同敞坚持增设的 他表示现在随着财政系统改革,需要越来越多的,懂财政、审计、金融工作的官员,那些个科举出身的官员实在不堪用,所以要求培养专门的财政官僚。 不过入学考试后,顾炎武很快就迎来第一个麻烦 各个系的分配,主要是按学生自愿 可几乎绝大部分人,都往什么经史、政治、哲学挤,只有少部分愿意去财计、岐黄,至于其他诸如数学、格物、工程之类,根本无人问津。 朱由榔知道消息后,感叹道 “世道变了啊,什么时候歧视链底端的文科僧也敢跑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