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7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77节 (第2/7页)

执蕉叶扇,一呼而千人响应”,带领起事工人,杀死了劣绅黄建节等人,驱逐税监太监,最后虽然失败,但依旧为当地百姓传颂,祭祀不断,昆曲中《万民安》、《蕉扇记》,均为歌颂此事,苏州士民,称之为“葛将军”。

    而光烈三年以来,朝廷的种种政策,更加刺激了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于是乎,这种崭新的,与过去传统观念中大相径庭的生产模式,开始在各个城市中蔓延。

    从业于纺织、冶炼等等劳动密集产业的士绅们,惊讶的发现,随着朝廷先后取消调供制度、匠户制度后,直接将资金投入某一商品的扩大生产,远比过去在城乡间搞农副产品转运要赚钱得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他们不再选择像过去那样,从乡间一家一户的收购布匹,运到城里销售,而是干脆就在城镇边缘购置土地,建立作坊,雇佣工人,进行统一生产。

    这一方面是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官办工坊所采取的生产模式。在工部下辖的几个官办公司中,常常有技术熟练的工人,乃至于底层官吏,积累了一定资本后,可能也觉得自己没有继续升迁的机会,干脆直接选择辞职,回到家乡,自己开办铁铺或者木工铺子等等。

    一开始工部还十分警惕这种状况,但上报到内阁那边时,朱由榔亲自给予了批示,只要没有保密技术泄露,不应干预正常的市场活动。

    而这些“下海创业者”,在自己经营的产业中,又不自觉的把官办工坊中的管理模式带到市场当中。

    于是乎,沿海、沿江许多城市,出现了一大批效仿官办企业管理制度所建立的私人企业。

    什么“松江通惠纺织公司”、“泉州远洋商贸公司”之类的,不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