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52节 (第2/7页)
略。 最后还是从成都赶来的刘文秀(四川战役以高一功为主帅,刘文秀为副),带来了光复左军最新编组的一个炮营,这个炮营和一般常规炮营不同,而与之前那个攻坚重庆的重炮营恰好相反。 一般炮营编有五十四门火炮,而这个炮营则不同,编有多达九十门火炮,但这些火炮与常用的五斤、七斤火炮不同,弹丸重量只有两斤上下,也就和当年戚继光车阵所用的小型佛郎机差不多。 火炮口径极小,重量也很轻便,全炮总重三百来斤,一匹滇马就能拉着走,必要时候,六七个士卒也能拉动。 这是武备局为明军专门设计的一款轻型野战炮,也是枢密院的一个尝试。 之前明军火炮,基本上都是按照营一级整编的,哪支军队需要火炮支援,就把炮营部署过去。 但这导致,火炮只能在军一级,由都督来调配,下面的师、营缺乏强大火力输出。 于是枢密院就想让武备局设计一款轻型火炮,类似于过去明军当中广泛使用的小佛郎机,但由于采用纺锤式新型构造,威力和射程都远比佛郎机要强(佛郎机气密性太差,射程很短),以及新式炮车,以增强机动性能。 白文选看到这种新式轻型火炮后,迅速来了主意。 如果把这玩意编制到营一级,也不需太多,只需要每个师排在最前沿,或是两翼的营级方阵能够装备,便能成为破除清军“钳形战术”的有力武器啊。 这样,能够加强明军一线步军的火力输出,加速击溃正面清军步卒的速度,或者隔着一两里,就能先对清军骑兵进行集火杀伤,限制其行动范围也是极好的。 虽然还是无法彻底解决问题,但起码不用被动挨打了不是。 说干就干,刘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