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31节 (第6/9页)
年初,姜镶就该起事了,但锦衣卫和对方达成联系后,却希望姜镶能够延迟一二,让明廷这边做好准备。 朱由榔的想法,并不指望姜镶反正能够就此灭亡清廷,他没那个本事,明军短时间内也不可能马上北伐,与其如此,倒不如利用姜镶起事,吸引清军注意力,而后出兵四川,如果山西事不可为,还能退入陕西,明军从四川接应,控制西北! 届时,明廷就可以绕过中原,直接和西北产生联系,一则可以完成对清廷的战略迂回,断其一臂,避开只能以南伐北的尴尬,中国的地理形势是阶梯状的,西北地区看似贫瘠,但在战略上十分重要。 二则,也能从西北获得来自甘肃、青海、新疆和西蒙古的战马资源,甚至可以和蒙古高原上的诸多势力产生联络,扩大“统一战线”,这不仅仅是朱由榔本人的想法,也是堵胤锡和李定国的建言。 第11章 姓朱的流贼头子 时间进入二月,随着年关过去,即将进入初春,天气稍稍转暖一点,至少没有继续下雪了。 从明中期以来,气候逐渐转冷,不仅仅是北方,江南地区也同样如此。 事实上,从北宋末年以后,北半球就进入了后世所谓的“小冰河期”,但冰河期也分轻重,最严重的时候有两段,一个是南宋,一个是明末到清中期。 古代平均气温变化史 也就是说,至少再往后一百多年内,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还不能摆脱恶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高产作物的推广,在江浙效果一般,毕竟这地方种植水稻的经济价值更高,农民和地主只要不傻,还是更倾向于大米,但在福建、江西、湖广、两广等地以及全面铺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