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5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56节 (第6/6页)

,就算元气未复,也不至于赤地千里。

    所以此时的四川,虽然人口锐减,经济生产被大为破坏,但还远远没有到达“千里无鸡鸣”的地步。

    内阁和户部预计,只要能动员十八万户,八十万以上百姓入川,便足够逐渐恢复当地经济生产。

    老百姓自古安土重迁,一般不会轻易背井离乡,再加上这又是数千里漫漫长途,而且所分的土地也大多抛荒多年,要重新开垦。

    所以朝廷给出的条件非常优厚。

    为此,朝廷专门发行专项“重建天府”国债,每名愿意移民的百姓,都能分得八两安置银,成人可得四石粮食,未成年两石,并且所需农具均由官府免费提供。

    途中各省军队、官府,要沿途安置护送,提供必要饮食、栖居。

    入川后,前两年免税,后三年半税,从第六年开始,才征收全税。

    而且入川移民所分土地,虽然都是抛荒地,但却能比江南地区多分两成,要知道四川盆地的土壤,只要开垦得当,产量可不比什么湖广、浙直差。

    内阁细细核算了一下,发现整个移民政策下来,所耗费的人力物力,竟是毫不比一场全面战争少多少。

    至少得花九百多万两白银,粮食近四百万石。

    占朝廷一年赋税的四分之一以上。

    当然,其中一半以上都是作为国债发行出去,无需朝廷当年支付,但债务总归是要还的不是。

    可朱由榔还是坚持批准了这个政策,这是百年大计,不能忽视。

    充实四川,不仅仅是民生问题,更是战略问题。

    四川是连接青藏和西北的关键所在,如果四川不充实,朝廷又怎么控制青藏等地呢?

    不一定只有流血的,才叫战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