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83节 (第1/6页)
统共四十四艘炮舰,外加其余可以参与作战的辅助小船一百三十余艘,运输船四十余艘。 其中也做了区分,炮舰主要分给南面的南海舰队统一使用,而运输船主要交给北面的东海舰队。 历史上的郑成功并没有选择和荷兰舰队正面决战 确切的说,当时大员港里,只有两艘荷兰大船,郑军水师也不得不以数十艘小船将其包围在港中,最后还是接舷战 放火才解决的。 上岸以后,面对死守台湾城(就是热兰遮城,后来改名台湾城,郑成功命名为安平府,今台南市安平区)的荷兰人,也是采取围困,直至对方投降。 而现在,具有了压倒性优势的郑成功,却反而主动选择了正面决战,打算一举直接消灭荷兰舰队,并攻破热兰遮。 不就是大炮嘛,谁没有啊 七月二十日,南海舰队聚集澎湖列岛之上,郑成功亲自登上主力战舰,载炮三十二门的“兴化号”。 很显然,这是以福建兴化府命名的。 按照枢密院新出台的战舰命名规则,丙级以上战船,用地名命名,主力以府级,次主力以县级,而再往下的小船,便只能自己取个代号了。 二十三日晚 郑成功亲自率先遣船队冒着风雨横渡海峡 先换乘小船,由鹿耳门登上北线尾,踏看地形,并派出精良的潜水健儿进入台江内海,侦察荷军情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台湾岛,北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