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08节 (第4/6页)
但并不意味着造反,在这个年头是什么稀奇事 反倒是朱由榔治下,从光烈三年基本统一江南到现在,没有爆发过波及万人以上的底层暴乱,反倒是一件奇事。 不过,很显然,该来的总会来,社会矛盾,会因为统治者的决策而缓解,但并不会因此就销声匿迹。 这场叛乱,并没有发生在西南或者西北、东北之类的边疆地带,而是在江南腹心之地,松江府。当然,叛乱是当地官府定的性,从朱由榔的视角看来,这明显是一次阶级矛盾引发的起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也是朱由榔为之震怒的原因 因为暴动的参与者,并不是什么西南山民或者边疆部落 而是位于大明统治核心的江南地区的底层百姓 就在海坛山战斗爆发之前,光烈十三年三月初二 松江府华亭县,也就是后世的上海地区 数百织工,不满主家苛刻待遇,推举了两名首领,去松江府衙,上告官府。 言其主家华亭范氏长期克扣工钱,打骂雇工,华亭织工的平均薪资,尚不足临近的嘉兴府同等工人之四成。 但出乎意料的是,松江府衙并未受理 甚至还将这两人给按拿入监,交换华亭范氏 消息传回工坊,华亭范氏在崇祯年间,就是地方土霸,但凡县中得罪的,都无甚好下场,害怕范氏追究的数百织工,干脆作乱起事。 捣毁织机,与范氏数十名护院家丁发生冲突。 华亭县衙以为有匪徒作乱,派出衙役参与弹压,结果反而越闹越大,数百织工一拥而上,击溃了范氏那几十号常年作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