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94节 (第2/5页)
非过去郑芝龙那种只是和官方不清不楚的海商集团。 而是正儿八经的大明官军,也就是说 大明政府,向东印度公司,宣战了 那一瞬间,范德林只觉得天都快塌了 过去的范德林和巴达维亚的一众高官们,还没有这种感受 那时候,在他们严重,明朝是一个“庞大而迟缓的巨人”。 明朝强大吗?当然强大!当初只是一个福建巡抚衙门,一个在明政府眼里毫无地位的海商,就能对付东印度公司远东力量。 如果这个巨人将全部力量动员起来,那得多恐怖? 但他们却也发现 这个巨人,是个渐冻症患者 他们内部的矛盾与问题,远远要比对外扩张的兴趣要大,而且在种种利益锁链之下,根本就没有进行远征动员的能力。 可现在,不一样了 范德林头痛于两件事 其一是如何向voc的十七人委员会交代 台湾对于东印度公司十分重要,当年主持了殖民台湾的巴达维亚总督科恩,一度被视为荷兰的“民族英雄”。 更何况,不仅仅是荷兰的丢失,大明的决然态度才是事情的关键 如果丧失了从东方市场进口奢侈品的资格 那么东印度公司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可以说整个荷兰的殖民体系,都得垮塌一半(另一半是美洲的白银)。 因为整个地理大发现和十七世纪的远洋和殖民贸易,几乎都是由这个“东方帝国”,所产出的奢侈品所支撑的。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