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11节 (第5/8页)

 郑氏集团本来就是个“混血”的海盗兼走私团体,其中除了华人外,还有大量日本、朝鲜、东南亚乃至西洋人的参与,故而,这个集团也可以说是当今中国眼界最为开阔的利益团体。

    不仅是人员构成,从船只上也可以反映出来,郑芝龙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进入东亚的西洋势力都有过接触、合作,甚至还打过不少仗,缴获、购买过不少西洋帆船、火炮,乃至有不少西洋人直接入伙。

    “都督,各师已经到位,是否开始入江?”

    一名三十多岁的中年将领对站在舰艏上观望的郑成功报告道。

    其人乃是光复海军都督同知,郑鸿逵。

    在明清易代之时,左右横跳的郑氏集团当中,郑鸿逵属于坚定站在明廷这边的那一批,他本是郑芝龙之弟,原名郑芝凤(又作郑芝彪),崇祯十三年中武进士,清兵入关后,弘光帝任命他为镇江总兵,驻防江南,也正因为在官府中的长年履历,他对明廷的感情要比其他郑氏成员要深。

    清军渡过长江,弘光朝崩溃后,郑鸿逵退往福建,力主拥立唐王朱聿键,是隆武朝砥定最重要的几个人物之一。

    隆武殉难后,郑鸿逵并没有和郑芝龙一起降清,而是选择和郑成功继续抗清。

    郑芝龙被清廷囚禁后,郑氏集团迅速分崩离析,郑鸿逵这一系的归附对于刚刚继承这个已然分裂的“家族企业”的“少董”郑成功而言非常重要,也一直将他作为郑成功下的第二人看待。

    不得不说,朱由榔用尚可喜把郑芝龙交换回来真是一个划算买卖,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纵使郑成功雄才大略,但等他真正成长起来,通过“抗清”义旗作为政治根基,重新招揽恢复郑氏集团,也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