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36节 (第3/9页)
不会重视,所以在八股成绩差不多的情况下应倾向于其余两科优异的考生,沈平鸿就这般被填进了桂榜末尾行列。 这次各地乡试,虽然没有公告,但各省主官都知道,上面定下了一条潜规则,无论哪个省,所录举人中,三代内都没有功名的平民子弟,占比不得低于五成。 沈平鸿虽然也属于平湖沈氏,但隶属旁支庶出,也算寒门行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乡试之后,能中举上榜,那自然是天大荣耀,过去沈氏族人中,那些瞧不起他的人都纷纷带着贺礼上访,毕竟沈氏嫡系已经被一锅端了,剩下这些旁支,能有一个官面人物,自然要巴结一二。 但面对同科举子们邀约共同赴京赶考的请求,沈平鸿却拒绝了。 他知道自己的水准,能在浙江中举已是相当不易,若是去南京参加会试,基本完全没机会。 但他也不打算回老家继续读书,参加下一次科举,沈平鸿知道自己不是经义八股的那块材料,如今侥幸能够得到个举人功名,已经相当不易,干脆去布政使司应募,直接出仕。 一到衙门门口,人还挺多,不仅是今科举人,往届举人也可以参加,整个浙江少说也有几千举人,科举无望,想直接出仕的不在少数。 沈平鸿先是要在门前记录自己的个人简历,而后进衙门面试。 面试过程挺简单的,也就随便问了几个问题,就让回去了。 第二天便传来被录用的消息,三日后前往布政使司衙门报道,发了一个“浙江观政员”的牌子。 第一批约三百人举子被分为十六个巡视组,每组除了二十来个预备官员外,还有一名布政使司、府县官员,一名按察使司官员和一名军官带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