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00节 (第3/7页)
由于此处芦苇树木丰盛,又近水源,故而满清神器局的工坊亦设在此处。 杨村在此时只是个从九品巡检司级别的小镇,神器局迁到此处后,倒是反而热闹起来了,运输柴木、煤炭、补给、矿石的工人,四处兴起的厂房,和工匠们,林林总总几千号人的入驻,让这里烟火气十足。 湖畔的树木砍伐下来,烧成焦炭,用作炼铁,毕竟在这个年头,用煤作为炼铁炼钢原料并不理想,在技术上还有不少难关,故而大多使用木炭,哪怕南边的明廷也是如此。 尚可喜的衙门也设立于此处。 神器局的衙门内,官吏大多是尚可喜的旧部,当然还有朝廷派来监视的满蒙官吏。 除此之外,就是十几个传教士,还有几十号荷兰工匠,以及清廷工匠当中的工头师傅们。 北方水运条件少,虽然此处临近海河,但运输方面也要用到骡马,何况还是枪炮之类铜铁疙瘩。 故而局中除去火铳监、火炮监、火药监、器械监、甲胄监外,还有一个骡马监,下辖有三四百马夫,管着近两千匹骡马。 至于武装力量,正如王愬所判断的那样,之前清廷虽然对天津神器局防范有加,但主要是针对明廷海军有可能的登陆,还真没想过明军能从京畿方面打过来。 毕竟要是明军都能从京畿打过来了,那京师岂不是都已经沦陷了?还用得着防范? 故而整个杨村,只有尚可喜麾下的两百亲卫,和作为监工维持秩序的三百兵丁而已。 可正如同后世墨菲定律所表述的那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