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07节 (第3/7页)
,同时也理解了朱由榔不顾朝中许多大臣,和江南士绅的反对,坚持提早进行北伐的意志。 光烈七年,二月十一,缓慢行进的重炮营抵达枣阳城外,高一功迅速部署攻城。 光复前军八个师的所有炮营都被集结起来,排列出六个炮兵阵地,超过三百八十门中轻型野战炮,外加重炮营二十多门大口径攻城炮。 合计四百多黑洞洞的炮口,朝着枣阳城墙,同时迸射火焰,一时间,山川震动。 结果也显然易见,只用了三个时辰,枣阳城东、城南数百丈的城墙全部被轰击坍塌,烟尘动地。 城内的五千清兵,在炮击中就死伤数百,几乎在城破的同时,守将就于惊慌之中意欲逃窜。 但在绝对兵力优势之下,整个枣阳城被八个师,近九万明军围得水泄不通,只得缚手投降。 李过勒马行入在炮火摧残之下,残破不堪的枣阳城。 此时此景,他并不觉得悲凉,只恨速度不够快。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进城以后,李过入住枣阳县衙,却发现县衙后面一里开外,有一座几百年前所立的碑石。 问询后方知,乃是南宋年间为纪念抗金名将孟拱所立。 孟拱家族本是山西人,靖康国难,举家南逃,后来其曾祖投奔岳家军,便在枣阳安家。 而这襄樊数县之地,就是当年岳家军驻兵之处所在,岳飞南下以后,派兵收复了襄樊六郡,在此屯田募兵,经营军略,以此作为自己的北伐基地。 李过这些年也一直在堵胤锡的帮助下通读史策,听闻此言,这位已有五旬的老将颇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