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14节 (第6/7页)
,关羽死后,刘备也的确不顾一切,为其报仇。 经过多年共事,又一齐经历了生死辗转,朱由榔和手下文武重臣们,颇有一番“革命友情”。 手中这封,便是李过的来信。 信中,李过汇报最近中路的战事情况,以及自己对战局的一些思考和担忧。 李过认为,如今中路的战局已经基本砥定,东路则决战在即,所以他建议,可以从中路方面调动部分兵力,由信阳方面突进到淮北,侧击东路清军,算是奇袭了。 朱由榔倒是不置可否,只是表示,自己并不了解中路方面的形势,让李过自行判断决策。 朱由榔这个天子就这点最好,向来舍得放权,很少干涉将帅指挥,尤其是对方隔自己千里之遥的时候,可不会向崇祯那样,隔着几千里,乱下旨意,指手画脚。 回到北伐战事,如今朱由榔最担心的还是后勤,前线局势自有将帅审时度势,李定国、李过等人的本事,他还是非常信任的,更不必提,如今明军占尽优势。 唯独要做好的,便是大军的供应工作,随着春耕如火如荼的开始,后方愈加困难,朱由榔也没有太多办法,总不能半途而废吧? 所以也只得上下一心,勒紧裤腰带,他自己直接写信给了皇后王芷,从内帑里拿出数十万元,从东南亚购粮,补贴军用。 听说王芷也非常贤惠,主动拉拢了在京许多文武大员的家眷,在后宫组织宫人,为前线将士缝制袍服,虽然此举主要是象征意义更大些,但无论如何,至少也是安抚人心之举。 许多事,也许具体效果并不大,但你做不做,那是一个态度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