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3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39节 (第5/7页)

“赵良栋,伟男子也。”

    至于说,为啥这般人才心甘为清廷效死,翻看清初历史就不难发现,除了曾经投降而来的“贰臣”之外,清初所涌现出的一批既能干,个人品德也不错的文武大臣,大多出于北方。

    因为对明末清初的北方底层百姓而言,大明朝廷的名声,不比满清好多少,如隆武元年时,原降清的汉中总兵贺珍反清举义时,为了鼓动起陕西百姓,居然打出李自成“奉天倡义大将军”的旗号,毕竟在陕西百姓心中,明清双方,还真不如李自成值得追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所以对于赵良栋而言,他投清之前一介草民,没受过明廷半分恩惠,倒是备受剥削压迫,差点全家饿死,反而是清廷越级拔擢,让他身居高位,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对于类似他这种清廷汉臣,就连后世百姓也都是以正面形象歌颂的。

    赵良栋一声令下,大军整肃队列,森然前进,举着攻城器械,朝东面小城而去。

    迎面乃是东面第一道屏障,迎恩门。

    此时城中姜镶尚有一万二千余士卒,又发动了城中青壮四千余,守城兵力充足,在东面小城部属了一个参将一千五百人。

    “止步!火铳!”

    赵良栋并未和南面明军交过手,但如果有光复军军官在此的话,就会发现这支军队的作风和光复军太像了。

    前突到东城外数十步,先以火铳仰射城墙,掩护云梯靠近

    “砰砰砰……”

    城上九门佛郎机同时吞吐火舌,大同全城装备不下百余门佛郎机,几乎所有城门、瓮城都有部属。

    飞舞弹丸互相驰骋,几发炮弹犁进清军队列当中,掀起数朵血花,十几员步卒当场支离破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