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0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04节 (第6/7页)

建以后,相较于一般的府县城,也要强得多,算是个小襄阳了。

    大军几个步兵营和马营队伍最后,二十四门重炮,被四百多匹骡马拉拽,缓缓而行。

    这玩意空重,达三千斤,需要十四匹骡马,才能勉强拉拽行动。

    半个营的重炮,还要加上沉重的弹丸,以及大量火药,需要七百匹骡马,才能全部载完。

    好在这时候的明军,并不缺乏驮马、挽马。

    随着战马资源丰富,明军的辎重用马也不再缺乏,一方面来自于西南滇马,收复云南后,明廷就开始和许多西南土司地区加强互贸,其中较为重要的商品,便是西南滇马,这种马匹坚韧耐苦,不挑食,是极其优良的挽马。

    其次,那些从河曲、草原而来的马匹,并非所有都适合作为战马,其中被淘汰的,也会被充为辎重马匹。

    这番下来,经过几年经营,全军挽马、驮马总数,已经超过了七万匹,作为一个南方政权,这个数字颇为不错了。

    军队骡马化,也是提升战斗力的重要标准,不仅是在古代,哪怕是近代,直到内燃机广泛运用之前,马骡都还是运输主力。

    后世的一战时期,各国的骡马都还是重要战略资源,哪怕二战日本军队,也只能算是骡马化军队(所以有日军其实只算一战水平的说法)。

    中国历史上,骡马化做得最好的,是唐朝,大唐安西都护府的步兵,都是先乘马抵达战场,到地方以后,再下马列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按照明军的划分标准,这些重炮应该算作二十八斤炮,相当于西方的三十四磅到四十磅的水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