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7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79节 (第6/6页)

扬州等前线后勤补给重镇,修建大型粮仓。

    这年头存储粮草也是个技术活,好在不必太久,按照枢密院要求,只储存三年以内的即可。

    先后动用十五万民工参与修建,消耗财政预算九十五万元,二十四万石粮,终于在光烈五年建成。

    每年夏秋两税所得的粮食,凡有冗余,都尽量向这几个地方调运储存。

    直到光烈六年秋收以后,递到朱由榔手里的奏章中,各个前线粮仓的总储备已经超过了七百五十万石,足够一百万人消耗近一年。

    预计等秋收全部结束后,这个数字能达到八百万石。

    朱由榔坐在案前,一行行阅读着内阁统计的各种数据。

    内阁宰执们和都察院的王夫之,正端坐在殿下,也在批阅各个府县送来的秋收和财政数据。

    可用战争财政预算两千三百万元,储备粮一千五百万石,以及各类武器装备的生产数据,民兵预备士卒的数据……

    他轻轻合上奏章,缓缓道

    “足够了!”

    第82章 拔剑(上)

    这两年朱由榔并没有闲着。

    首先是度田、币制改革、部门拆分重组所带来的一系列遗留问题必须解决。

    各个新建部门之间需要时间磨合。

    还有各地的府县政权的完善也需要时间。

    直到光烈六年,在整个江南地区光复三年以后,大明朝廷终于重新恢复了对江南地区在财政、行政上的全部控制。

    光烈五年,全国财政收入是折合银币三千一百万元,粮食两千万石,除去各种消耗外,还余留三分之一。

    再加上光烈六年秋收以后的积累,这三年以来,大明积攒的家底,已经足够打一场大仗了。

    比如北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