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5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54节 (第3/7页)

与围攻北京,李定国,刘文秀这些跟随张献忠纵火烧过凤阳的流贼,这一点一直被视作当今明廷天子“心胸博大,唯才是举”的象征,每当锦衣卫想劝降策反清军将领时,都喜欢拿这个举例子。

    对于这个年头的将领官员而言,也的确有说服力,在谭洪他们眼里,李过、高一功当年做的事情,比吴三桂严重多了,天子都照样可以重用,相较而言,吴三桂降清的事,反而没什么。

    之前四川战役发起之前,内阁就非常正式的建议过,是否有招降吴三桂的可能,在文官们眼里,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降清嘛,咱接收的,降清反正文武还少吗?

    朱由榔不置一词,只是将枢密院将领招来,当着内阁的面,询问他们

    “若是招降吴三桂,如何?”

    李过等人沉默无言

    内阁诸臣这才醒悟。

    对于明廷而言,吴三桂的确没什么深仇大恨,可对于明军中来自于原农民军的将领士卒来说,吴三桂那是血海深仇,岂可放过?

    这其实就是视野问题了,历史上,其实吴三桂降清这件事,在古人眼里算不了什么污点,只是清末以后,民族主义思潮兴起,大家才觉得这是卖国行为,当年北京和南京的大明君臣,一开始可是把满清当做“勤王之师”的。

    吴三桂真正最大的污点,是在历史上,攻陷云南后,杀害了永历,也就是朱由榔父子,而后又假惺惺的为永历哭丧,起兵反清。

    身为旧臣,弑杀旧君,这在封建社会是为人不齿的行为,更何况弑君之后,还大言不惭的“为主报仇”。

    高得捷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