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2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29节 (第6/6页)

这两万多步卒,还分成了三个部分,每阵七千众,列为紧密阵型,就在由六百辆大车围成的三个半月状队列之后。

    不过兵不在多而在精,这两万余众,俱是光复左军的菁华所在

    披甲率达六成之多,且都是百战老卒,尤其是那六千柄钢矛,尤为骇人,却是并未摆在一线,而是藏于阵后。

    阵前,那六百大车停下之后,每辆大车上配属二十名士卒,反正也不需要移动,只要车体能承受得住,往上放多少人无所谓。

    二十人,十人持刀矛,十人持火铳

    车上,钉有数面大盾,围得密实,远远望去,犹如城寨。

    却月阵

    而在大车间隙之后,还另藏有四斤或是五斤的轻型野炮八十余门。

    这倒是得益于明廷的马政做得不错,虽然受地域限制,明军在骑兵方面是短处,但在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方面,驮挽役用马,却相当完备。

    在中国各地的主要马种中,西南马,或者说滇马、川马,吃苦耐劳,又不挑食,最适合作为驮挽马。

    由于西南各省自光烈二年,就完全处在明廷控制下,故而明廷在西南马的培养上,走得很早。云贵总督王化澄,施行马政三策,以与土司平价交易、建立官营马场、鼓励商购骡马,在近六年间,先后向军队输送驮挽马达六万之巨。

    于是乎,李定国才能在行军途中带着众多火炮,和六百多辆大车。

    三个半圆形背水而列的步兵大阵正中,各有三座临时搭建的简易木塔,树有三面赤红色大旗,作为全军中枢指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