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风而起_第三百二十四章 蜀中画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四章 蜀中画派 (第3/4页)

画“青绿金碧”的风格,使之趋向成熟,带有明显的贵族色彩,被后世奉为青绿山水画创作的典范。

    他首创大青绿山水及金碧山水一格,形成“金碧辉煌”的富丽效果,把青绿山水推上了一个高峰,被誉为“盛唐第一”。

    同样的,他也在蜀中做过长史,也奉唐明皇之命,绘制了一幅《嘉陵江山水三百里图》画卷。

    当时有笔记记录:“时有李思训将军,山水擅名,帝亦宣于大同殿图,累月方毕。明皇云:‘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

    而李思训一家五人俱善丹青,成就最高的是李昭道,画史上与其父并称,甚至于“变父之势,妙又过之”,被后世并称“二李”。

    李思训过世后,李昭道又推崇为“国朝山水第一”。

    而他与蜀中的关系,则是留下了著名的画卷《明皇幸蜀图》。

    除此之外,蜀中曾经来过应杜甫的请求,在成都堂壁上以点簇法画马的韦偃;

    还有唐天复年间入蜀,擅诗书画,师承阎立本,后自成一家的五代人物画家,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的贯休。

    到了宋代就更加的夸张,前蜀后蜀虽然也有军阀割据混战,但是总体来说破坏较少,无数名家来到蜀中避难,情况与后世二战时期颇为相似。

    因此聚集了一大批的画家,也传承了当时最精湛的画功,蜀中美术因此发展达到了历史高峰。

    北宋平蜀以后,宋太祖除了北掳蜀主,还罗致了不少画工集中于京师开封。北宋的国家画院——翰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