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风而起_第两百零四章 糖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零四章 糖碌 (第2/4页)

流下,顺着石盆的凹槽流入木桶里。

    土法制糖工序相当繁杂。第二道工序就是煮糖。

    煮糖要经过三个大铁锅,分为头锅、中锅、尾锅。

    煮糖师傅将蔗汁倒入头锅,以猛火烧煮三十多分钟。

    一边煮,一边用漏勺将蔗汁中的蔗渣及糖泡捞出。糖泡可作烧酒的原料。

    接着将头锅煮过的蔗汁舀到中锅,又烧煮约二十来分钟,继续将杂物和糖泡清除,然后舀入最后的尾锅。

    仍旧以猛火烧煮,并用木棍不停地将蔗汁搅动,防止粘锅烧焦。又经过二十来分钟的烧煮,蔗汁的水分逐渐蒸发,慢慢变成黄色的糖浆。

    此时,加入适量的石灰粉,经搅匀后,即时舀入大木桶,迅速抬到外头,倒到用草席铺好的糖格上磨平,最后切片,就叫“黄片糖”。

    如果倒入一个个小碗里凝固,就叫“小碗糖”。

    如果更加纯净的,那就不合再称作红糖、黄糖,而是固体蔗糖了,古代将纯净的液态蔗糖称作“甘蔗饧”,而固态蔗糖称为“石蜜”。

    因此一般的塘坊需要三个大师傅,一个是榨匠,需要懂得喂榨、支榨、敲尖等榨匠技术;

    第二位是火头,需要懂得吊灶、烧头尾两锅、让火等技术。

    最重要的一位就是唐匠,相当于总工,什么都得会,从糖匠自身的吹水,耍叶子,放灰、点糖、杀糖外,还要懂得火头和榨匠的工作。

    要出好糖,须要“灰足、火扣、泡子清”,上下工序协调配合。

    灰足,就是作为凝固剂的石灰要下得恰到好处。

    火扣,就是糖浆的火候要刚好,糖浆中的糖水比例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