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蛋糕 (第1/4页)
“我们先来说‘建阳扣’。” “扣,其实是纸在闽地的计量单位,类似现在我们所说的‘刀’。” “而以‘扣’命名的纸张,在闽地其实有两种,一种叫‘建阳扣’,一种叫‘玉扣’。” “‘玉扣’的产地是宁化,也是闽地四大产纸县之一。宁化盛产土纸,其上品称‘玉扣纸’。” “玉扣纸洁白如玉,全用嫩竹制造,质地良好,光滑柔韧,拉力强,摩擦不起毛茸,张片均匀,清晰透度,书写易干,墨迹不褪,经久不被蛀蚀。是上好的书法用纸,可与宣纸媲美。” “玉扣纸用于印书,始于宋代。除全国性书籍经史读物外,汀郡地方志书、名人著作均借以印行,族谱、寺庙抄经也喜欢用这种竹纸。” “到后来竹纸的品质得到提升后,玉扣纸更多成了书画用纸,而同样的技术传到了建阳,因而有了建阳扣竹纸。” “建阳扣竹纸的品质,比玉扣纸其实略低一点。作为书画用纸自然不能算上乘,但是因为产量大,价格实惠,质量在印书纸中非常上乘,反而极受书商的欢迎。” “到了明清时期,专门用于印书的‘建阳扣’,也是竹纸中的上品,全部为江苏刻书家所垄断。《闽产录异》称:‘二百年吴中书坊每岁以值压槽,禁不外用’。” “也就是说,建阳的扣纸,被苏州一带的书坊全部垄断包销了。” 在袁老师侃侃而谈的叙述当中,周至似乎看到了延续数百年的一场硝烟弥漫的大商战,无数商人们奋力争夺的,就是华夏这个文明古国的文化市场里,最大的一块蛋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