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3 (第2/4页)
是读过的。段岭心道所有人的题目都是一样的么?出这种题?让其他考生怎么写? 郑彦也不说话,只是抱着怀里的剑,倚在榻上打瞌睡,显然是来监考的。 这已不是在考十年寒窗了,段岭不禁又想起父亲,当年父亲喜欢道家。做饭,是治大国如烹小鲜;学武,是庖丁解牛;做人,是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过日子,是知足者富。 于是他也喜欢道家,读了,里面有传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有七窍未开的混沌,有拖着尾巴在烂泥里自由自在的乌龟,有不中绳墨的树…… 也有这段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cao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 “栉风沐雨”一词,出处正在此。 “这是陛下出的考题吗?”段岭问。 “写就是了。”郑彦说,“我一个粗人,又不识字,怎么知道?” “你肯定识字。”段岭哭笑不得道。 郑彦笑了起来,说:“点中了状元,我也拜你当师父。” 段岭沉吟片刻,不知李衍秋出这考题为何意,是真的想到外头洪灾呢,还是有别的意思在里头?他不敢贸然揣测李衍秋出题之心,写下了“堵不如疏”四字,从大禹治水的典故中开始破题。 这次自己毫无阻碍,信笔写就,洋洋洒洒,写了近千言时,婢女进来点灯,郑彦则始终一动不动,像尊雕塑一般坐着。 段岭内心澄明,从治水之道讲到治国之道,民意就是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既可载舟而行,亦会洪水滔天,善加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