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_分卷阅读19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3 (第2/4页)

一个安内。但文官组织就这么把边令白撤换了,相当于是在打武将集团的脸。边关守将一夜间暴毙,聪明人都知道这里头有什么猫腻,九成九是被武独下毒毒死了。

    “说说你的计划。”李衍秋道。

    “邺城不比潼关。”段岭起身,将画好的地形图朝众人出示,说,“它并非两大关隘,屯兵太多,势必将增添军费。从玉璧关下找韩滨将军调动守卫,更不安全,一来远水救不得近火,二来借的兵,迟早得还回去,元人在塞外的游击战旷日持久,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完全无法预测。”

    “北面至浔阳、上梓,东到玉璧关四百余里。”段岭说,“全是前线,非常麻烦,增兵是不可能的,凡事不能都靠增兵解决,所以这次,在下的意见是,不增一兵一卒。”

    听到这话时,群臣终于定下心来,不增兵就等于不花钱,一切都好说。

    “实在需要的话。”牧旷达说,“朝廷还是会花一定的预算在邺城上的,毕竟邺城、河间两地绝不能失。”

    “不会花太多的钱。”段岭又说,“这三城中,邺城首当其冲,位于与元人交战的前线,昌州与河间则位居其后,呈犄角呼应。只要经过整顿,可发展成后方储备地。既然正规军难以发挥作用,只能训练民兵,精研与元人作战的技巧,平日里屯田养兵,征调民夫,设法重建烽火台,一旦元人来袭,三城之间互相支援,可抵挡一时,暂时以游击抵挡游击。”

    “河间与昌州历经上梓一战,人口太少。”牧旷达摇头道,“禁不起你的征调。”

    “这只是一个长期的策略。”段岭说,“至少需要十年时间来屯养,上梓之战后,三城以及周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