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战地记者_第174章 成功经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4章 成功经验 (第1/4页)

    在此之前,上海的租界原本是对难民开放的,但是由于难民大量涌入,很快使租界陷入困难。

    据说,难民涌入租界最大峰值曾达到了70万,这对于只有121万人的公共租界和47万人法租界来说;已经完全超出了负荷。

    从民国二十六年8月13日起,租界与华界之间数十处铁栅门开始由巡捕军警驻守,严控进入的数量和频率。到9月,进出租界已经需要通行证。这无疑是关上了继续收容难民的大门。让大量的难民不得不聚集在租界的周围,尤其是南市地区。而战火,也很快蔓延到南市地区。

    在这危急的时候,饶家驹站了出来。在淞沪战役爆发后,当时身兼上海华洋义赈会会长、国际救济基金委员会委员、上海国际红十字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等多个头衔的饶家驹已在考虑设立难民区。

    民国二十六年11月2日,他向当时的上海市市长慎飞章提出建议,在南市划一区域设立难民区。该区域不受任何形式的攻击、不设武装军队军事机关、亦不作武装的敌对活动等行为,以接纳难民。

    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了慎飞章的赞同,他只提出必须保证中国的主权!

    随后,饶家驹继而与日方进行交涉,要求勿对难民区进行攻击。饶家驹在与日方交涉最重要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日本驻上海总领事三浦义秋,饶家驹希望他能承诺建立这样一个中立区。

    讨论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另一个是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