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_第19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4章 (第3/3页)

,他倏然升起对秦国官员选拔制度的不满——这些人既是刘季的友人,想必皆是汉朝的开国功臣,正因如此,“老神仙”才会这般言之凿凿地,说出他们的本领与可担之职。

    可按秦亡的时间来推算,他们在秦国灭了六国的十多年间,一直生活在他这秦君的统治之下,可直到大秦覆灭之时,朝中重臣亦未有其中一人之身影。

    这意味着,秦国如今军功爵位与征召并行的选拔人才机制,大有弊端!

    他飞快地盘算着,军功爵位制选拔武将,虽相对商周的世袭制更公平,但弊处也很明显:若四海安泰,数十年间再无仗可打之时,秦国该如何保证武将队伍后继有人?又该如何安置那些,因无功可立而蠢蠢欲动的潜在刑徒?

    而对秦国本土人才的征召,因涉及推荐人连坐制,各地官员为稳妥起见,往往只会推荐当世大儒或豪强大户子弟——只因对方或声名在外,或家资雄厚,皆是有所制掣之人,行事无疑会更谨慎,推荐人亦可借此安然避祸。

    是以,那些出身寒微、无身外物可做担保的乡民,根本不可能获得被推荐征召的机会。

    如此一来,秦国错失了多少,如沛县那般扎堆的治国人才?

    想到这里,嬴政目光灼灼看向“老神仙”,“不知仙人可否传授寡人一个后世公平选拔人才的法子?”

    “老神仙”面露诧异地看向君王,我父王的思想竟如此先进?他脱口而出道,“科举制?”

    嬴政暗松了一口气,吾儿果然有办法!笑道,“还请仙人将科举制之法授与寡人。”

    谁也没有想到,这回因刘季阴差阳错来到咸阳的缘故,明赫本打算先拿到造纸术、再提上日程的科举制,在嬴政对人才机制的主动探寻下,就这样提前出现在秦国面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