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首辅科举文里重生了 第151节 (第3/7页)
到这里都纷纷点头,觉得有道理,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妻子,怎么帮他们教孩子?男人又不可能每天呆在后院,和孩子相处最多的还是母亲母父。 嗯……妻子夫郎有学问确实很有必要。 不过,这既然是一篇犀利的点评稿子,自然不可能通篇都是这种平和的讲道理。 所以很快,文章就开启了嘲讽输出模式。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而我也很好奇,大家都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然后我们报社的记者们就出门进行了一趟暗访,带回来的结果着实让我觉得开了眼界。】 【有人说“刘某哥扮男装在书院与一群男子同吃同住,实在伤风败俗”……对此,我只能说这位兄台可能学识有限,未曾有幸到书院一观,不知书院情况,读书太少确实不能怪你。】 【当年战乱岁月,我辈先祖为保家园,无论男女哥儿老少,皆是提刀上阵,众人同吃同住,毫不避讳。】 【这也是伤风败俗吗?不,这是保家卫国,这是英勇无双。】 【战时岁月哥儿女子可提刀上阵,太平年间哥儿女子可执笔教儿育女,这头顶的天,哥儿女子也顶了一半,这份功劳不能被忘记。】 看到这里的百姓不禁都沉默了。 接着往下。 【还有人说“刘某被廖某瞧见哥儿贞洁印记,没了清白真是该浸猪笼”……非常抱歉,写到这里,我实在有点想笑。】 【因为我不太明白清白这两个字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既然兄台说有贞洁印记,那又何谈不清白之说?是否相互矛盾?】 【如果这样就是不清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