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随军日常_七零随军日常 第4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零随军日常 第48节 (第3/7页)

   这歌是前几年流行的陕北民歌,杨思情曾说过他们那时候也流行过一阵子这歌,蓝巍就跟老汉点了这歌,旨在拍她马屁。

    不想老汉的嗓门不给力,让他的马屁拍在马腿上。

    老汉唱完一首《山丹丹》,开了嗓,只唱一首仍觉意犹未尽,之后又唱了《走西口》《女儿嫁》等陕西民歌。

    他的唱不是唱,是拔高了嗓门大声喊,喊得还很难听,乡道的回声效果无限放大了这种难听。

    他的难听跟杨思情唱歌的那种难听还不一样,杨思情唱歌难听至少还能当恐怖片背景音乐,他这个难听纯粹就是杀耳朵。

    旁若无人的老汉唱得很美很投入。

    蓝巍也听得很美很投入,摇头晃脑,指头在膝上打着节拍。

    他认为,置身于关中广袤的乡野上,听关中口音的古朴民歌,两者相得益彰,别有滋味,不能简单的用好听、难听来判别这种乡间野趣。

    遗憾的是杨思情的音乐品味和思想觉悟都没有他高,无法从老汉的破锣嗓子中找到可欣赏的点,只能肤浅的用好听、难听来判别这种野趣,而她所欣赏的野趣是和某团长一起拥抱在小旅馆的床上。

    驴车上的两个男人把快乐留给自己,把不快乐留给杨思情,此处应有掌声。

    驴车走到乡道岔口,另一条道上正好有辆拉粪的驴车也往岔口走过来。

    老汉停下来,让干农活的乡民先过去。

    拉粪的驴车上面坐的是两个插队知青,一男一女,男的赶驴,女的坐在车沿上看护几个粪桶,以防里面的粪水摇出来。

    这些粪是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