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家燕子傍谁飞_分卷阅读32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4 (第3/4页)

“石狮岭匪首俱已伏诛”,勒令残余旧部赶紧投降,欢迎百姓积极告发。

    奉书一行人也遭到了格外严格的盘查,好在银子充裕,顺利地过了关。

    事实上,由于严苛重税,民怨沸腾,蒙元立国不过区区数年,各地便已经民变蜂起,就连居住在南方的蒙古下层民众也有加入的。奉书这几年在民间走动之时,便已经司空见惯。开始她还像赵孟清一样激动,甚至想过参加、投靠。但随即便发现,起事的义军多是乌合之众,攻州掠县,少不得也有扰民害人之事,和官军半斤八两,于是这份心也慢慢淡了。

    再行一阵,赵孟清和阿金也都渐渐习惯了这种局面。民间流传的那些起义领袖、起事地点,赵孟清都用心记住。每行一日,都把当天见到的民情民生详细写在纸上,分门别类地藏好,“这些都是珍贵的情报,得向兴道王报备。”

    等到三个人风尘仆仆地跨过卢沟桥,进入大都地面的时候,道路两旁的树木已经出现了层次鲜明的金黄与枚红,平原上盛开着紫菊和金莲花。赵孟清在欣赏赞叹的同时,也开始半开玩笑的抱怨,此时的天气简直像越南的严冬一样了。

    三人早就商议好了。要行刺鞑子皇帝,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只要能逃出宫去,事后都得立刻从大都脱身,在第一时间远走高飞。马匹是必不可少的。

    奉书熟门熟路地找到了位于城外的一个马市。在一阵腥臊气味和飞扬的尘土中,人和马杂在一起,马匹鼻子里喷气的声音时不时地响。蒙古人、色目人、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正如火如荼地交易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